易经推广专业委员会

民政部注册登记  中国社科院主管 国际联合性组织
国际易学联合会总会会长孙晶赴日本出席学术研讨会
来源: | 作者:gjyxlhh | 发布时间: 2018-07-23 | 2151 次浏览 | 分享到:
2018年7月5日,国际易学联合会总会孙晶会长应邀赴日本出席学术研讨会,并在会上宣读题为“易经的价值观”的学术论文。

201875日,国际易学联合会总会孙晶会长应邀赴日本出席学术研讨会,并在会上宣读题为“易经的价值观”的学术论文。

2014年起,印度与日本共同发起了“亚洲的价值观与民主主义”(Shared Values and Democracy in Asia)的学术研讨会,每年在亚洲不同国家举办一次。今年第四届轮到在日本举办。本次会议的主办单位为印度的维维卡南达国际基金(Vivekananda International Foundation)与日本中村元东方研究所及日本国际交流基金,承办单位为日本经济新闻社。会场在东京大仓饭店。

本次会议的参会学者主要有:中国、日本、韩国、印度、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斯里兰卡及中国台湾等,中国学者只有孙晶一人。

会议分两个环节,第一环节标题为“亚洲的价值观与传统”,第二环节为“亚洲的解放与民主化的经验——有关甘地的遗产”,孙晶在第一环节第一个发言。开幕式由菲律宾原总统阿罗约做主旨演讲。最后在会议的闭幕式上,首先由印度总理莫迪发表了视频演讲,然后由日本首相安倍现场演讲。

孙晶在会上作了题为“易经的价值观”的学术发言,他在发言中讲到了三点:中和思想、天人合一、祖先崇拜。

1、《周易》的智慧应用到人类社会中,形成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和伦理观。“阴阳合则生,阴阳离则灭,阴阳错则变,阴阳平则佳。”这种阴阳思想是中国自古以来的治国思想,也是齐家之道,更是个人的自觉自省之道。“易道中和,和谐万邦”是《周易》价值观的核心。

易的阴阳思想讲求平衡,也即事物之间的和谐;易的价值观坚持“中和”的概念,此概念可以分解为“中”与“和”两个部分:“中”讲的是事物的一方维持对方同时存在的界限,维持了这个界限,就使一个统一物不会由量变发生质变,以保持事物的中和平衡。所以,“中”比“和”更重要,要让对方存在,自身才能存在;双方保持着平衡,才能和谐相处。做到了“中和”之道,才能实现“和谐万邦”的理想世界。

2、继承了《周易》思想的黄老学派的《道德经》和《黄帝内经》讲“天道”,就是讲的天人关系、人间社会的道德伦理关系等等,讲天道是把这些精神原则展现在人间社会宏观微观的所有层次上动态地去认识和遵循,不能离开了人天关系和各种社会关系来谈论个人的博爱慈悲和仁德之心,也不能离开普遍原则来谈论道德教化、来鉴别圣人贤者。

“天人合一”有两层意思:一是天人的不可分割性。天、自然、最高我是大宇宙,人、小我则是小宇宙。这与印度的梵(Brahman)与自我Atman的合一的思想是非常相似的。二是天人的同质性。就是说人与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也与印度的最高我创造小我,小我在本质上与最高我一致,因此小我最终会复归于最高我的思想是一致的。

3、《易经》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坤卦),说的是每一个家族都是由单个个人所组成的,这些单个个人的行为会影响到整个家族,因此,每个人都要为自己家族的声誉负责任。这体现的就是中国几千年以来的汉族的家族制度与祖先崇拜,这是一种主流的社会制度。在中国跟印度一样,强调整体、重视普遍的思维方式一直占主导地位,老子或朱子都主张一种大一统的观念,他们把社会、家族看作是一个整体,而几乎不把个人看作是一个个体的存在;个人只是家族、社会或天下的一员。这种将整体涵盖个体的思路从易经就开始了,这种社会制度的特点是:以易经的特殊时空观为思想基础,从而通过家族制度和祖先崇拜形成一种特殊的文化观念,这种文化观念以社会集合单位的整体性为主,讲求宗族和文化的普遍传承,将个人短暂的生命完全融入延续不断的整个的家族、社会的发展过程之中,从而使个人的时间视野超过了个人的生命长度,达到家族血脉相传、香火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