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推广专业委员会

民政部注册登记  中国社科院主管 国际联合性组织
取质成象|易经思维的现代方法
来源: | 作者:gjyxlhh | 发布时间: 2021-03-10 | 1014 次浏览 | 分享到:
现代各学科无非参与了对气、形、质、数、象某一个或多个环节的研究。各学科种类繁多,分工合作,不断繁衍,使得人类的认识逐步迈向科学化、现代化。从气、形到质,再到数、象,质是决定性的环节。

作者:向罗生

     
万物有5种形态或要素:气,形,质,数,象。气、形、质、数、象五要素经河洛八卦图模拟表达,巧妙组合,构建了一个宇宙万物生长演化运行模型。五要素也代表了人类认识由浅入深的5个阶段。

     综合来看,现代各学科无非参与了对气、形、质、数、象某一个或多个环节的研究。各学科种类繁多,分工合作,不断繁衍,使得人类的认识逐步迈向科学化、现代化。从气、形到质,再到数、象,质是决定性的环节。因此,五要素说不仅仅是易经可以建立数学模型研究的理论依据,而且是本质易学理论推动易经现代化的哲学基础。

    《直方周易·系辞下》曰:“《易》之为书也,原始要终,以为质也。”意思是说:《易》这部书,推测事物的开始,探求事物的结果,就这样追求事物的本质。由此看来,易经本来就是以追求事物的本质为目地的。

      从远古、中古、近古到现代,纵观易学的发展变化,象、数、理只不过是圣人用来观、取、类、比事物之质的各种工具。本质易学继承了并发展了易学的这个思想,通过观察事物发展变化已有的本质,“取质成象,成象比类”,来预测事物未来的发展变化。这正是本质易学理论的本质。

      “观物取象,取象比类”本是易经思维的基本过程。传统理论认为,易经思维只经过“一次抽象”,即由研究对象——卦象。我们认为,观物取象其实经过了两次抽象:第一次是由事物本身到本质的抽象,第二次是从本质到阴阳属性的抽象。事物只有经过了两次抽象,才能进入易经的卦爻系统,进行取象比类的分析。所以准确地说“观物取象,取象比类”应该是“观物取质,取质成象,成象比类”的简称。

      二次成像理论认为,透镜的成像分两步:第一步是通过物的衍射,在频谱面上形成分离的频谱,类似第一次抽象经过人的大脑分离出事物的本质;第二步是频谱光束在像平面上合成物体的像。类似第二次抽象人的大脑将事物的本质合成卦象。

      如图:


      二次抽象从生物学上来说也与人类眼睛观物取象的原理一致。在观物取质时主要运用的是阴阳思维;在取质成象时主要运用的是三才思维;在成象比类时运用的是象数思维和推演思维。观物取质、取质成象可以用傅里叶变换研究,成象比类可以用杨辉三角进行研究。


      后世通过“观物取质”推动易学发展的例子不少。

      宋代道士陈抟精于易学,开辟了图书解易方法,据传陈抟根据河图,以及通行本《周易·说卦》第三章中的“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的本质,而创造出一个“先天八卦图”的数象模型,也称为伏羲八卦图,先天八卦图最早刊印在朱熹《周易本义》一书的前面,此后得以广泛流传。

      后天八卦,又称为文王八卦,是根据洛书,以及通行本《周易·说卦》第三章中:“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的本质,而抽象而来。

      本人根据《系辞传下·第二章》“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的本质特征,创造出“观物取质、取质成象”的易经思维方法。


      根据伏羲创作八卦需要天象、地法、环境,目地、方法、条件六要素,发现所有事物发展变化都有这6个方面的本质要素,其中后面三个为内因,前面三个为外因。根据本质要素的显性和隐性取象比类,成为本质易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欢迎对风水有兴趣的老师、朋友们随时交流、指正!国际易学联合会易经推广专业委员会。